top of page
Search

三維近距離放射治療 直腸癌、食道癌患者可免人工造口

Updated: Apr 14, 2022



較諸歐美地區,香港在三維近距離放射治療的發展起步較遲,至今亦只有極少數醫院提供此服務。儘管涉及的技術較繁複,對於不少不適合或抗拒接受手術的直腸癌、食道癌患者來說,以三維近距離放射治療配合體外放療作為治療方案,誠為一個效果較佳,副作用較少的選項。


 

文:蔡國強醫生


三維近距離放射療法 對鄰近健康組織影響較少

放射治療可分為體外放射治療和體內近距離放射治療兩類。前者透過高速螺旋加速器或直線加速器等不同的放射治療機發出射線,穿過人體攻擊腫瘤。近距離放射治療有別於體外放療,醫療團隊會利用影像導引技術,將治療器導入人體直達腫瘤位置,直接在病灶表面施放放射源。每次治療後,放射源會即時回收,不會停留在病人體內。


要發揮三維近距離放射療法的最大療效,治療器必須緊貼病灶。傳統的近距離放射療法以X光影像導引,醫療團隊只能透過平面圖像掌握治療器與腫瘤間的關係。三維近距離放射療法採用CT影像導引,清晰計算和顯示治療器、病灶與毗鄰健康組織的立體定位,有助精確地調節治療器位置。治療前醫生會視乎腫瘤類別採用CT影像導引,在腫瘤周邊植入磁化種子(Radio-opaque clips)為病灶定位,再借助MRI的幫助,配合充氣球(Endocavity Balloon)的彈性調節,將治療器置入病灶表面,確保射線有效而直接地攻擊腫瘤。


由於治療器直接在腫瘤位置發放放射源,效力更強更集中,而高劑量範圍只局限在腫瘤一至兩公分區域,放射線毋須穿過身體,對鄰近健康組織影響較少。此外視乎腫瘤類別,三維近距離放射治療一般需接受三至五次治療,相較體外放療的療程短。因應患者情況及不同治療目的,近距離療法可單獨或配合不同療法使用,包括:

(1)輔助治療:先進行近距離放射治療法縮小腫瘤範圍,再進行切除手術或化療。這非標準治療,只是某些特殊情況下醫院提供的次選治療方法。


(2)根治性的治療方案:先進行體外放射治療,清除可能潛伏在周邊淋巴的癌細胞或縮小腫瘤,再透過近距離療法消滅病灶。


(3)紓緩治療:單獨使用,以紓緩腫瘤帶來的徵狀。


以醫治直腸癌為例,研究顯示,以體外放療配合三維近距離放射治療作為根治性的治療方案,治療不適合做手術的病人,兩年控制率為73%;兩年腫瘤相關生存率為72.4%,比率較單接受體外放療理想。由於以上數據屬回顧式研究,所以還需要隨機對照試驗去證實療效。當然近距離放射治療也有一定副作用,視乎腫瘤類別、患者的身體狀況等因素,主要影響包括相應部位的炎症、出血、管道收窄等。各種副作用可能維持數週,一般會隨時間漸漸減退,但也有情況持續需要接受進一步藥物或住院治療的案例。因此不論治療前後,病人也要與醫生保持密切溝通,監察治療的成效和影響。


直腸癌治療案例

90餘歲的何婆婆(化名)因便秘、排便出血等徵狀求醫,經檢查化驗發現婆婆的直腸部位出現腫瘤,並已穿過直腸黏膜觸及腸壁肌肉,尤幸尚未擴散到淋巴腺,診斷為二期直腸癌。儘管病人年長但體格十分健康,算是注重日常飲食,生活有規律的類型,本來可以透過體外放射治療先縮小腫瘤範圍,再配合手術切除根治病灶,然而病人十分抗拒做手術,擔心或需要一併切除肛門,未來可能要使用人工造口。由於病人堅持,為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機會,醫療團隊唯有即時在標準治療方案以外另覓其他方法。


經過連串檢查和評估,腫瘤科醫生建議何婆婆採用三維近距離治療配合體外放射治療方案,避過使用手術切除模式,畢竟病人的意願和信心是任何治療計劃取得成功的關鍵第一步,最終經過詳細解說,何婆婆同意選用此組合方案。為爭取時間避免腫瘤進一步擴散,治療計劃即時展開。醫療團隊先安排婆婆接受體外放射治療,期間她需要每星期五天到醫院接受治療,為期約四週。此階段的治療目的在於縮小腫瘤範圍,同時殺滅可能潛伏在直腸附近淋巴組織的腫瘤。在完成首階段治療確定效果理想後,第二階段的治療正式展開。


第二階段的治療涉及以三維近距離放射治療直接攻擊病灶。期間何婆婆連續三週,每星期一次到醫院接受治療。醫生會先透過CT影像導引,將治療器從肛門導入直腸病灶表面,再以MRI影像確定位置後正式開始治療。每次治療包括術前造影、導入、調校、治療,全套程序約需半天時間,過程中主要是導入時及導入後稍有不舒服的感覺,整體上沒有導致太大痛楚。在三維近距離放射治療與體外放療的配合下,何婆婆直腸內的腫瘤成功被控制,縮小了很多,治療並沒有為她帶來明顯的副作用,亦毋須使用造口或出現失禁。何婆婆成功從直腸癌的陰影中走出來,重拾健康、閒適的生活。


何婆婆成功從直腸癌的陰影中走出來,重拾健康、閒適的生活

3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