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蛇」出沒注意 認識帶狀疱疹

Updated: Apr 14, 2022



不少人都對「生蛇」認識不多,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皮膚疾病,最後拖延了病情。「生蛇」 的醫學名稱是帶狀疱疹(Herpes Zoster)。兒時患過水痘,當水痘痊癒後,引起水痘的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會終生潛伏在脊椎神經根內伺機而發。


 

文:註冊藥劑師盧子揚


得過水痘的人日後一旦身體免疫力下降,病毒便有機會再次活躍起來,隨着神經線遊走皮膚表面,引發帶狀疱疹。年齡超過50歲、壓力大、長期病患者、長期服用類固醇人士都屬於高危一族。


帶狀疱疹的症狀及治療

患者發病前的三至四天,身體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之後發病的位置會感到針刺般的痛楚,常見的發病位置在背部及腰側。發病時皮膚會出現紅疹及水泡,並隨時間擴散,患者亦會感到劇烈的疼痛。患處通常呈長條帶狀,形狀像一條蛇,所以俗稱「生蛇」,如果不小心弄破水泡可能造成潰瘍。


治療時患者需要服食一個療程的抗病毒藥,常見成分有Acyclovir、Famciclovir,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複製及擴散,減少皮膚受影響的範圍及神經受破壞的程度。「生蛇」的後果可大可小,一有懷疑便應立即求診。


常見後遺症及紓緩疼痛之法

帶狀疱疹最常見的後遺症是神經痛症,由於帶狀疱疹病毒破壞了周邊的神經,患處結痂後有機會出現持續的神經痛症。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症與年齡有關,年紀愈大「生蛇」後就愈有機會出現後遺神經痛症,疼痛時間亦會愈長。後遺神經痛症與一般的普通痛症不同,不同患者感覺到的疼痛也不一樣,例如感到灼痛、針刺、麻痺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睡眠質素。神經痛症可持續三個月或以上,甚至可以超過一年。


紓緩神經痛症的藥物有別於一般止痛藥,例如有三環類抗抑鬱藥(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及抗癲癇藥(Anticonvulsants),都是屬於處方藥物。為了避免「生蛇」及後遺神經痛症,平日要飲食均衡,保持充足睡眠及避免熬夜。


研究顯示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能夠有效降低「生蛇」的機會,雖然保護率並非百分百,但接種後即使不幸「生蛇」,也可以減低發病的嚴重程度及減少出現後遺症的機會,同時減輕後遺神經痛帶來的痛楚。高危人士可與醫生討論是否接種。


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症與年齡有關,年紀愈大「生蛇」後就愈有機會出現後遺神經痛症

2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