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認識肱骨骨折



■ 文、圖:江金富醫生


筆者有一位年輕的女病人,在日本旅行時不慎摔倒,傷到了左手肱骨(Humerus),

造成骨幹骨折(見圖一、二)。















這位女病人後來回到香港,接受了差不多兩個月的保守性治療,最後決定做手術。我為她做了內側固定開放性復位手術(Open Redu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見圖三)。那麼,甚麼是肱骨骨幹骨折?













'


(一) 成因


肱骨是上手臂的主幹骨頭,通常需要較大的外力才會造成骨折,最常見的成因包括有:


(1)彎曲力(Bending),產生軸橫向力。

(2)扭力(Torsion),會引起螺旋形骨折(Spiral Fracture)。

(3)彎曲和扭轉同時發生, 會引起蝴蝶片的骨折(Butterfly Fracture)。

(4)壓縮力(Compression Force)會引致近端(Proximal)或遠端(Distal)肱骨骨折。


(二) 型態


肱骨幹骨折有下列不同的型態:

(1)橫向骨折(Transverse Fracture)。

(2)遠端骨折(Distal Third)。

(3)短斜骨折(Short Oblique)。

(4)長螺旋骨折(Long Spiral Fracture)。


長螺旋骨折如果恢復對準的時候有虛位(Gap),有可能是肌肉介入引致(Inter Position),或者如果蝴蝶片的碎片之間有轉大的差距,這些碎片有可能會造成萎縮性的骨折不癒合(Atrophic Nonunion)。


(三)檢查


除了X光,有些時候需要電腦掃描(C T)及3 D重組。其中最重要的是,檢查有沒有肱骨神經線損傷(Radial Nerve Palsy)。


(四)保守性治療


如果肱骨骨幹骨折的位置可接受少於1 0至2 0度的前曲(Angulation),或少於10度的內翻(Varus),或沒有肱骨神經受傷的情況,便可接受保守性治療。


保守性治療包括了復位(Closed Reduction)及固定支架(Cast)。


(五)手術治療


手術包括了:

(1)鋼板內固定。

(2)髓內釘(Im Nail)。

(3)外固定(External Fixator)。


手術後有可能需要戴上支架(Brace)一段時間,時間長短視骨折的程度及固定後的穩定性而定。至於筆者的病人,術後兩天便出院,約經過六個月時間的休養,已完全康復。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