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扁平足指足弓低或完全沒有足弓,站立、行走時引起足部痛楚的一種畸形。其本身雖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日積月累卻可能引發慢性足部肌肉拉傷、肌腱炎等問題。
文:劉仁傑醫生
足弓的作用
腳的內側有一條縱向的弧線就是足弓,正常的足弓由骨頭與關節組成「弓」,足底筋膜就是「弦」。它其實是腳的天然避震系統,可以幫助我們行走時吸收震動,避免腳部承受過大壓力。
當身體的重量壓下來,壓力便自動到弓的兩端然後分散,足底筋膜就是用來保持足弓的彈性。扁平足因為整個腳掌都貼在地上,沒有弓部,也就失去緩衝避震的作用。輕微的扁平足對日常生活並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但如果情況嚴重長時間行走或運動時,腳部就會容易疲勞甚至痛楚。
扁平足的影響
(1)腳板的外觀扁平。
(2)腳部容易疲倦。
(3)行走時腳部痛楚。
(4)腳的平衡力較弱,經常跌倒。
(5)腳踝外八字腳變形。
(6)鞋的內側磨損較快。
成因有先天、後天之分
先天因素包括:
(1)先天性跗骨黏合,如踵骨和距骨黏合,會導致嚴重的僵硬性扁平足。
(2)先天性韌帶鬆弛,出現在足底筋膜會令腳部足弓消失。
(3)小孩8歲前足弓未完全發育好,而且跟腱和韌帶較為柔軟,因此扁平足弓是正常的,當發育完成時足弓便會慢慢形成。建議家長多留意孩子的足部發育情況。
(4)假若父母親有扁平足,孩子出現扁平足的機會更大。
後天因素包括:
(1)肥胖:身體過重有機會令足弓負荷過重而導致扁平足。
(2)缺乏運動:足部的肌肉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身體,足弓彈性變得不足。
(3)意外受傷:若意外受傷,韌帶會出現後天性鬆弛。
(4)脛後肌腱炎:這是成人扁平足的一個常見因素。脛後肌腱炎的成因是勞損和創傷,患者初期會感到腳踝內側疼痛和足部不能向內翻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腳踝關節會提早退化,足弓也可能永久變得扁平,造成足部持續疼痛和變形。
臨床治療方案
以處於足部發育階段的小朋友來說,輕微的柔軟性扁平足通常不需要特別治療,日常的跑步、游泳及其他運動可以像一般小朋友一樣。另外可做足部小肌肉運動,例如用腳趾去抓地上的毛巾或原子筆等,有助減低因扁平足而引起的不適。
在發育階段的孩童或懷疑患上扁平足的人士可以定期做足部評估,跟進腳部足弓的發展情況。而有徵狀的患者,例如感到腳痛或小腿肌肉痠痛,應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穿上合適的鞋子很重要,以下是選擇重點:
(1)鞋頭的位置要寬,讓腳掌有足夠的空間。
(2)鞋墊應能承托足弓,固定足弓形狀。
(3)鞋的後跟部位要有堅固的包覆,以提供足夠的承托力保護後踭腳骨,減低後踭外翻的幅度。
(4)尺碼和腳型要適合,不要穿太大或太小的鞋子。

從照片可以發現正常足弓與扁平足的分別

輕微的扁平足對日常生活並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但如果情況嚴重,長時間行走或運動時腳部就容易疲勞甚至痛楚

在發育階段的孩童或懷疑患上扁平足的人士可以定期做足部評估,跟進腳部足弓的發展情況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