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適當按摩 紓緩老人骨折疼痛



■文、圖:足部反射治療師陳健民


老人家因為跌倒而導致骨折是常見意外,除了送院接受骨科手術外,家人又可以做些甚麼呢?


一位85歲老婆婆早上被發現躺在地上,不能移動,送院經X光檢驗後,被診斷為股骨上端骨折,需要接受手術放入動力螺絲和鋼片作固定復位。由於等候接受手術的病人太多,需排期四天,老婆婆只能臥床休息,不能移動。醫生除了處方止痛藥物外,並沒有其他療法幫助病人緩解骨折引發的痛楚。


骨折的病因病理


老年人因肝腎不足,筋骨衰弱,骨質疏鬆,有時僅受較輕微的撞擊便可引起骨折,其中股骨頸部細小,處於疏鬆骨質和致密骨質交界處,負重量大,更易因外力碰撞而引起骨折。股骨上端骨折是一項很常見的老人骨科創傷問題,尤其是在跌傷後,最常見的是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所有完全的骨折都需用內固定方法,以令病人可以儘早重新步行及康復。


按摩反應區緩解骨折痛楚

由於股骨骨折部位出現腫痛,不能移動也不能按摩。在這時候,最安全且對患者最有幫助的就是按摩足部的髖關節反應區。無論是股骨或是髖關節的創傷,按摩雙足上的髖關節反應區可以有效緩解因創傷或骨折而引起的疼痛。治療須交給骨科醫生,但家人除了等候和探病外,不如按照下述方法幫患者按摩。


髖關節反應區位置(見圖二)

髖關節連接下肢與身體的關節,其反應區位置可分為兩部分。內髖關節反應區:指髖關節的內面,位置在雙腳內側腳踝下緣;外髖關節反應區:指髖關節的外面,位置在雙腳外側腳踝下緣。


先坐在床尾,小心將患者小腿以枕頭托高,讓腳凌空方便按摩。在腳踝(俗稱腳眼)周圍塗上適量潤膚膏,以雙手掌心包裹內外腳眼固定位置,然後以大拇指根部的大魚際沿腳眼四周圍打圈按摩,像以雙手代替雙腳踏單車般的圓圈轉動,力度由輕漸次加重,打圈次數不限,約五至十分鐘,以患者能接受為好,此方法可有效消除足踝部位水腫(見圖一)。之後,可以大拇指指尖(指甲背面)在圖二中黑色月亮位置前後來回刺激,力度由輕漸次加重,在有腫脹地方更可加強按摩,通常有瘀腫地方就是受傷最重的部位,按摩時會出現疼痛,可請患者忍耐一下,

當按摩完畢後患處的痛楚會即時減輕。









圖一







圖二








圖三



治療帶來的體會


足部反應區(反射區)和體內器官相互關連,直接對應並且彼此影響。所謂「有諸內,形諸外」當身體器官功能出現異常時,其相關連的反應區即時受到影響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外觀、皮膚顏色、敏感度、痠麻腫痛程度、病理反應物等),通過刺激相關的反應區,可促進身體機能自我修復恢復平衡。老人家因左股骨骨折,其左腳的髖關節反應區便出現瘀血、腫痛(見圖二右側的圖,圖三左側的圖),而右側相同的部位則未見異常(見圖二左側的圖)。按摩時可先按摩未有受傷的一側,待患者適應後,才開始按摩受傷的一側。患者在手術後一週已可下床,以雙手借助步行架學習行路,三個月後老婆婆已可重新使用單手扶杖行走,為了安全建議她仍然使用雙扶手的步行架步行。為甚麼我對這位老婆婆的情況如此瞭若指掌?因為,她是我的老媽媽。生命原來是非常脆弱的,骨頭更甚。請大家好好珍惜和父母共聚的日子,因為來日未必方長!


*如對自己的健康或有關足部反射治療按摩有任何疑問,歡迎瀏覽作者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oot.master.clemens.chan


16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