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解開便血的疑惑


■ 文:彭慶茵醫生


大便帶血是大腸癌徵狀之一,但也可能是其他腸胃病所引致。若然發現如廁後大便帶血,別以為單純是燥熱或痔瘡所致,如未有即時求診有可能延誤病情。


其實造成大便帶血原因眾多,醫生會根據徵狀安排適當的檢查以便診斷。



從便血顏色分辨病因


便血會以不同的顏色呈現,可以分成鮮紅血色、暗紅色或黑色。便血的顏色取決於疾病的種類、出血的部位、出血程度及血液停留於腸道的時間,鮮紅色的便血有機會是痔瘡、肛裂、憩室、腸炎、潰瘍、血管增生異常、大腸息肉或大腸癌所造成。


暗紅色的大便或混有黏液的大便,則有可能是大腸或下消化道疾病。若出現黑色大便,有可能與胃及十二指腸的出血有關。但不可以排除便血由上消化道疾病引起,因為急性而大量的出血同樣會出現鮮紅的便血。



臨床腸道檢查方法


求診時醫生會詳問病人過往的大便習慣、飲食習慣、家族史及個人病歷等,再配合臨床及肛門檢查。大便帶血、大便習慣改變、腹部絞痛都是腸癌後期較常出現的病徵,而後期腸道炎症、較大的息肉等同樣會出現類似的病徵。因此,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大腸內視鏡俗稱大腸鏡,可診斷出大腸出血的真正原因或出血位置。如檢查過程發現息肉,醫生可即時進行切除及取出組織化驗。


大腸的其他檢查包括(1)大腸鋇劑X-光顯影檢查:需於腸內灌入顯影劑再進行腹部X-光檢查;(2)虛擬大腸內視鏡:此檢查風險相對較低,但對於細小的腫瘤及息肉敏感度低;(3)電腦掃描大腸鏡:利用電腦斷層掃描的技術擷取腸道的影像,再合成出立體影像,同樣需要飲用瀉水潔淨腸道後進行,醫生可根據影像診斷出大腸息肉;(4)大腸膠囊內視鏡:此檢查適合不能進行大腸鏡的人士。以上方法只能顯示出腸道影像供診斷,而不能夠即時處理腸內息肉及抽取組織。



不同病因 治療方法大不同


患者經醫生檢查後,可根據不同的病因接受不同的治療,如憩室、腸炎、潰瘍或血管增生異常等都需要以藥物進行治療,此外血管增生異常亦適合以氬氣離子電凝術(APC)進行治療,以氬氣將流血位置止血;而痔瘡、肛裂等可依靠外科手術治療,以上情況的患者都應聽取醫生的飲食建議,及改善生活習慣慢慢改善病情。如證實患上腸癌,需透過外科手術、放射治療或抗癌藥物等進行治療。醫生會依據病情及癌細胞位置,跟病人商量並釐訂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腸癌的發病初期可能没有任何徵兆,因此建議50歲以上人士接受定期檢查,如有家族史者應更早開始接受檢查,防患於未然。















■大便帶血、大便習慣改變、腹部絞痛都是腸癌後期較常出現的病徵,而後期腸道炎症、較

大的息肉等同樣會出現類似的病徵。

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ình luậ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