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解析長者常見的腰背痛(二)




■文:註冊物理治療師余穎章


接續上次談到骨質疏鬆的脊椎倒塌、脊椎前移、椎小孔退化,這幾個常見於長者身上的腰背痛症,這次繼續和讀者分享另外幾個長者腰背痛的種類及成因。


骨刺(Osteophyte)

出現腰背不適情況而到醫生處檢查時,除了臨床測試,醫生一般都會幫病人照X光,而其中一個常見的結果便是發現骨刺。骨刺其實是退化的結果,骨刺的形成是由於該部位長期受壓,不過骨刺通常不會直接引起疼痛,只是在生出骨刺的同時也會出現其他退化現象比如椎間盤突出,這才是真正引起病徵的原因。


椎間盤突出(Degenerative Disc)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包括(1)姿勢不良;(2)勞損;(3)椎間盤老化而枯乾、撕裂及失去彈性;(4)脊椎骨之間空間狹窄;(5)腰椎生理弧位過直或過彎等。當椎間盤突出,多數會壓着周邊的神經線,所以患者尤其是長者往往會感到疼痛,或小腿及腳無力,這就是因為第四、第五節椎間盤突出,壓住腰椎第四、第五條神經線引起,故而治療時必須針對成因,如果只對腳進行治療效果幾近於零,這並沒有將病症還原,只有令椎間盤復元才能根治這類疼痛。



坐骨神經痛(Sciatica)

大家對這個病名應該不陌生,一般是指由腰部至腿部有痛症,但坐骨神經痛也有不同的成因包括(1)由於椎間盤突出而壓住腰椎第四、第五條神經線,或骶髂骨第一節神經線;(2)梨狀肌勞損;(3)坐骨神經線炎等等。治療仍需要經過醫生判斷確診病因,針對源頭治療才能藥到病除。


便秘(Constipation)

生活忙碌、習慣低纖維飲食、日常飲水量不足、少做運動、情緒緊張、經常服用止痛藥、不當使用營養補充品、有便意卻無法正常排便等等,都是造成便秘的原因。長期便秘糞便積存在大腸的時間太久,會使人脾氣暴躁或內分泌失調,長期便祕大便形成硬塊難於排出,壓迫到尾骶骨也會導致背痛。


另外,如果是行動不便或長期卧床形成壓瘡而坐立不安,更經常被誤以為背痛而服用止痛藥,令便秘情況加劇,因為止痛藥會使腸蠕動緩慢令排便更加困難。這情況對長者尤其普遍但常被忽略。長期處於便祕狀態有機會衍生更多慢性病症,如胃口欠佳、尿儲留、肚脹、頭痛、失眠、情緒低落、壓瘡、腸塞等。如便秘得到解决腰痠就會跟着消失。可以想見,便秘和背部疼痛是息息相關的。




■長期處於便祕狀態有機會衍生更多慢性病症,如胃口欠佳、尿儲留、肚脹、頭痛、失眠、情緒低落、壓瘡、腸塞等。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