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治療腎性貧血 降低併發症風險

Updated: Apr 14, 2022



本港市民飲食西化、運動不足,愈來愈多市民都有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問題,而這些都是慢性腎病的高危因素。


慢性腎病可致「腎性貧血」

據估計,大約每十個成年人便有一位慢性腎病患者,而這些患者面對的其中一個健康威脅是腎性貧血,它除了影響患者生活質素,加速腎病惡化,也會提高罹患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

當患者的腎臟結構或功能超過三個月以上出現異常,或腎小球濾過率出現大幅下降時,便可確診患上慢性腎病。


腎病科專科醫生黃煜指出,「糖尿病及高血壓是慢性腎病的最大風險因素,近半數晚期腎病患者,均是由糖尿病引發。」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除了負責製造尿液、維持體內體液和礦物質等平衡功能外,它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分泌紅血球生成素(EPO),來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負責將氧氣運送至身體各個部分。在慢性腎病患者身上,由於他們的腎臟受到損傷,因此無法正常製造紅血球生成素,令身體不能生產足夠的紅血球,而面臨貧血的問題。


貧血會導致患者出現疲勞、嗜睡、食慾降低、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但除此之外,還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黃煜表示,長期貧血可導致身體各個器官受損,尤其會加速腎病惡化,並使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上升。然而,由於貧血的徵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患者未必發現自己已出現腎性貧血,所以慢性腎病患者應經常留意血色素水平。現時醫生會通過血色素測試來判斷患者是否出現貧血問題,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一般男性血色素值低於13.5g/dL,女性低於12 g/dL,就代表出現貧血。然後,醫生會再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及評估,以排除缺乏營養素、胃潰瘍或癌症等因素。


腎性貧血處理不佳可增死亡風險

根據美國腎臟基金會發布的最新KDOQI指引,當腎性貧血患者的血色素低於10.0 g/dL時,就可視乎患者情況,開始接受治療。維持患者的血色素在適當的水平,可有助患者:改善生活質素,減少因貧血引起的疲勞、眩暈、頭痛、精神不集中等症狀;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減低死亡率;幫助控制腎臟衰竭速度。


現時治療由慢性腎病引起的腎性貧血的方法,以俗稱「補血針」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ESA)為主。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註冊藥劑師陳羽微指出,ESA是刺激紅血球生成的一類藥物的總稱,它可通過激活紅血球生成素受體(EPO receptor),來增加骨髓製造紅血球,從而提高患者血紅素水平,改善貧血情況。ESA是以針劑的形式出現,需要每周注射,以維持紅血球水平在健康狀況。而陳羽微表示現時有較新型的長效ESA針劑可供選擇,只需每月注射一次,且注射時的痛楚也較低,方便患者自行使用。



文:Andrey

112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