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如何提升長者免疫力?



■ 文:李慧中醫生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過去10年有關免疫衰老的基礎研究逐漸增多。早於1965年,著名美國醫生Roy Lee Walford已把免疫系統因年紀增長而逐漸退化的現象稱為「免疫衰老」。這對健康可能造成甚麼影響?


肺炎及流感是65歲以上人士頭10號殺手


年齡增長令長者的免疫系統發生變化,70歲以上人士患肺炎的死亡率是每10萬人次中238位;50至69歲患肺炎人士當中,死亡率則是每10萬人次有26位。

免疫系統的大軍隊分為兩隊:先天性免疫,及適應性免疫。第一隊先天性免疫包括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這隊伍是人體對病毒細菌的第一把關,針對性質不高。第二隊是適應性免疫,隊員有T細胞、B細胞和抗體等。這些特別隊伍受過長時間訓練而且記憶力佳,能對感染作出針對性攻擊。

 

免疫衰老過程當中,先天免疫軍隊人員比例失去平衡,適應性免疫軍隊人員也減少,反應亦愈來愈遲鈍,導致了免疫衰退的表徵。這時長者除了比較容易受病毒細菌感染,以及出現併發症風險增加之外,亦較容易罹患各種炎症、癌症及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影響長者免疫力最主要的是飲食及運動


長者比起年輕人較容易營養不良,當中因素包括牙齒不健康、吞咽困難、經濟不佳、經常獨自用膳以致心情低落,或是患有情緒病及慢性疾病。均衡飲食題材複雜,簡單的概念是「彩虹飲食法」,意思是攝取多彩的蔬果食材,包括非精製五穀類及不同顏色的蔬果。蛋白質應多從魚類、瘦雞肉、豆類食品和果仁攝取。長者較常缺乏維他命B 12、D和鈣質,可以考慮針對性補給。其他維他命及礦物質補充劑,暫未有清晰指引及數據是否能幫助長者提供免疫力。

 

另外缺乏運動也是導致免疫力不足的原因,根據世衞統計全球大約三份一的長者沒有達到世衞建議的運動量。由65至75歲開始計起,大約有四成長者符合運動建議,而隨着年齡增長數字暴跌。指引建議成年人每日至少做60分鐘中強度運動,當中包括跑步、游水、跳舞、行山、跳繩等;65歲以上人士則建議每星期三小時中度帶氧運動,以及兩小時負重運動。足夠運動量及均衡營養,加上至少七小時有質素的睡眠,有助於保持免疫系統健康。相對的,免疫衰退導致長期病患會令長者難以維持健康生活習慣,造成惡性循環。

 

除了良好飲食和運動習慣,心理健康也與免疫力息息相關。雖沒有藥物治療可肯定地於臨床建議用來增強免疫力,但假若長者面對過大精神壓力,有數據顯示心理輔導能減少免疫衰退帶來的併發症。各國政府亦有清晰的長者疫苗接種指引,預防免疫衰退帶來的嚴重感染併發症。

 

 


















科學家推論,人年老時若能減慢免疫系統衰退的速度,即有機會減少跟老化有關的疾病形成。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